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官方微博
新疆网抖音号
眼界新闻客户端

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
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
官方微博
新疆网
抖音号
眼界新闻
客户端
首页 > 新疆新闻

新时代雷锋精神的N种打开方式——乌鲁木齐市各行各业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时间: 2025-03-05 08:40:11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3月4日,在高新区(新市区)银川路街道小红桥社区举行的“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活动中,志愿者正在为辖区居民检测血糖。(全媒体记者石磊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3月4日,在明珠小区,志愿者维修楼道的灯泡。(全媒体记者石磊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3月4日,在高新区(新市区)银川路街道小红桥社区举行的“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活动中,新疆春雨爱心公益社的志愿者庞桂云为辖区老人介绍自己编织的黄手环。(全媒体记者石磊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3月4日,在高新区(新市区)银川路街道小红桥社区举行的“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活动中,志愿者来到辖区居民家中为其提供清洗地暖志愿服务。(全媒体记者石磊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史传芝 牟敏 盖煜 唐红梅 梁淑芳 王磊)3月,我们再度与一个温暖的名字——雷锋“重逢”。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60多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故事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今天的乌鲁木齐,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也涌现出这样一群人,他们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别人,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这座城市不断丰富、熠熠生辉。

忠于职守 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乌鲁木齐,有许多人用实际行动回答着这个问题,他们践行“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忠于职守,刻苦钻研,让平凡琐碎饱满丰盈,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3月4日一早,68岁的尤佩纪和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一起,将爱心人士送来的面粉、水果、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分成多份,送往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困难家庭等。

从1995年进入乌鲁木齐市出租车行业,尤佩纪就投身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现在,他是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新疆旅游出租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雷锋车队队长,在乌鲁木齐先后筹建了54支志愿者团队。

说起2003年成立雷锋车队的初衷,尤佩纪说:“出租车司机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城市形象。最开始想要成立雷锋车队,是为了不让一些不文明行为影响城市形象。”

20多年时间,从爱岗敬业、优质服务,到投身公益、奉献社会,再到塑造品牌,雷锋车队不仅打造出一条条文明线、爱心线、安全线,还通过出租车这一流动的载体将温暖传递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虽然我快70岁了,但学雷锋做好事就要做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尤佩纪说。

一人一岗,一生一事。这样的人,在乌鲁木齐有很多。

3月4日,达坂城区人民医院医务科和内儿科主任王梅和同事们带上专业的医疗设备,前往达坂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义诊。

52岁的王梅,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后,就到了达坂城区工作,近30年的时间,她一直坚持在一线为患者服务。

“做好一名医生,没有捷径,需要的就是肯吃苦、能专注。”王梅在岗位上,不仅通过成人高考完成了本科学业,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也在看诊过程中总结、积累临床经验,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项目,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工作中,尽最大能力解决患者的就医需求。

身在基层,王梅更加心系基层。日常除了在病房工作,她也会和同事们定期门诊,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守护着基层群众的健康。

“我要像雷锋那样,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坚守在岗位上。我也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照亮更多人生命的角落。”王梅说。

播撒爱心 将温暖传递给全社会

3月4日,虽然室外飘起了小雪,但爱与善意的暖流正在城市里涌动,无数平凡人用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将温暖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当日上午,沙依巴克区平顶山街道头宫社区党委联合新疆农业大学青年志愿协会共同成立了“青穗志愿服务队”,计划长期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是雷锋故事在新时代重要的书写形式。

头宫社区老旧小区多、破产企业改制职工多、“一老一少”多,此前,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通过“志愿+‘五心’工作法”,将志愿服务融入人居环境整治、党建等工作中,形成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也营造了“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头宫社区党委书记郑疆丽说,社区组建了“党员先锋”“银龄先锋”“法治先锋”“一束微光”4支先锋团队,此外还有10支志愿服务队,有“党旗领航宣讲队”“爱艺志愿团”“金剪子志愿者”“青芒志愿团”“医路相伴志愿行”等志愿服务队,累计注册志愿者达300余人,还孵化培育了“一个观众的剧场”“阳光旅程”“一起读书吧”3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次,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

从一个人的小力量到一群人的大行动,从物质帮扶到精神鼓舞,一个个志愿服务活动如同层层涟漪,让“能力有大小,善意无高低”的理念深入人心。当更多人接过爱心火炬,社会的温度便在不息传递中持续升腾。

“我腿脚不方便,志愿者上门服务,在家里就能免费理发,还陪我聊天唠嗑,我觉得心里很暖。”在水磨沟区水磨沟街道温泉北社区的义剪活动上,居民张长锐说。

作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温泉北社区梳理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并利用“公益服务一条街”,打造了公益电影院、长者食堂、便民健身房、百姓公园等10个服务功能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敬老助残、环境卫生整治等便民服务,实现阵地处处可见,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有效提升了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居民群众在哪里,我们就把阵地建在哪里、让志愿服务跟到哪里。”温泉北社区党委书记夏强说,在社区,“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薪火相传 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学雷锋做好事,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因为那是对的事……”3月4日,中国好人、自治区道德模范王永强走进头宫社区,与新疆农业大学师生和居民代表分享了做好人好事的人生感悟。

给青年团员做宣讲、慰问社区困难家庭、开展志愿服务集市……进入3月,王永强依旧忙碌着。

不过,对于已经在公益路上走过21年的王永强来说,“忙碌”早已成为他的日常。

回忆起让他走上公益之路的那段历程,王永强坦言,他也是受助者之一。

2004年,王永强创业失败,吃饭都成了问题。一位开饭馆的朋友伸出了援手,救济了他三个月,直到他找到工作。也正是从那时起,王永强把这颗感恩的心化作常态化微行动:扶老人过马路、维持交通秩序、捡拾路面垃圾……

“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你就是雷锋。”在王永强看来,赓续传承雷锋精神行胜于言。

如今,停不下来的王永强开始专注于发展自己的公益团队,注册创立新疆博峰小兵志愿者团队,如今志愿者数量超过500人。

“他的热心和执着深深感染着我们,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也佩服他那股劲儿。”新疆博峰小兵志愿者团队成员沈婷说。

生生不息的雷锋精神,激励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乌鲁木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阿姨,这个黄手环是我们志愿者自己编的,你看主要是这样使用……”3月4日,在鲤鱼山南路的龙庭华清园小区,戴建华为一位老人戴上黄手环。

戴建华是乌鲁木齐市春雨美艺爱心志愿服务团队队长,也是乌鲁木齐市最美志愿者。从事公益活动15年来,他自费购买编织线上万板,累计编织了近3万条手环赠送老年人,覆盖全国80多个城市。

“有了黄手环,老人遇到出门找不到家或突发疾病、意外时,路人能及时联系到其家人。”戴建华说。

这些年,随着自身影响力扩大,戴建华开始探索更多助人方式:助老助残、扶危济困、车辆救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春雨美艺爱心志愿服务团队也已有千余名志愿者。

平凡小事,所成皆为珍宝。今天的乌鲁木齐,越来越多的人正追寻雷锋的脚步,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绽放出成风化人的璀璨光芒。

责任编辑:冶晓玲